当前位置:首页 > 战史风云 >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不在汉中之地坚守下去呢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不在汉中之地坚守下去呢

2021-12-14 14:08:09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曹操之间的一场战役。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这场战争爆发于公元217年,结束于公元219年5月。战争持续了将近两年。 所以汉中之战的持续时间超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是非常明显的。 在汉中之战中,曹操和刘备都是著名的士兵。 就刘备而言,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 就曹操而言,战争中的将领主要有夏侯元、曹休曹真曹洪、张合、黄旭、郭淮等。

结果,为了汉中之战,曹操放弃了汉中,也就是刘备占领了汉中。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依靠曹操的主动撤退而得汉中之地。 那么,问题来了:汉中之战:曹操兵力远超刘备,为何主动放弃汉中?换句话说,曹操为什么不在汉中坚守?

I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汉中之战中刘备与曹操的差距非常明显。 就刘备而言,由于刚刚夺取益州之地,尚未完全消化整合。至于镇守荆州的关羽,实力有限,更不可能支持刘备攻打汉中。 在此基础上,在汉中之战中,刘备的兵力只有几万。 在这方面,在我看来,刘备此时最多只有1.5个州。

相应地,汉中之战爆发时,曹操拥有凉州、永州、泗州、兖州、徐州、青州、并州、幽州。 至于荆州、扬州等郡,部分地区被曹魏占领。 对曹操来说,由于他的强大实力,他在汉中之战中至少能调动10万军队。 因此,在兵力方面,曹操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至少是刘备的两倍。 即使曹操愿意,他也可以在汉中投入更多的士兵和马匹。

然而,公元219年,曹操选择了主动从汉中撤退,迁都这一带的百姓。 这意味着曹操自愿放弃了汉中的争夺。 对于曹操来说,在实力领先的背景下,他并没有坚持汉中。 众所周知,汉中是宜州的咽喉 就蜀汉而言,一旦汉中失守,无疑是将自己的腹地暴露在敌人的夹击之下,这也是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全力以赴的重要原因。 所以,就曹操而言,只要能长期控制汉中,无疑会给刘备带来很大的压力,也就是他有彻底消灭刘备势力的重要基础。 对于有长远眼光的曹操来说,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II

当然,曹操最终还是放弃了汉中。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就第一点而言,是因为在汉中之战中,曹操损失了夏侯元、赵庆等将领。 尤其是夏侯元,原本是曹操的左膀右臂,负责镇守曹魏的汉中、关中、凉州。 在这方面,在我看来,如果不是在公元219年被杀,那么,在曹丕于公元220年称帝之后,夏说不定会成为曹魏的第一任大将军或者大司马。 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人能取代夏侯元在曹魏的地位。 现在,因为夏侯元的,曹操不得不亲自来到汉中战场。 虽然曹操年轻时喜欢亲自带兵,但曹魏建立后,曹操年事已高,无法适应这样的战役。 当然,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一方损失惨重。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刘备这边还杀了吴兰、童蕾、任奎等将领。 更关键的是,刘备前线兵力不足,这让后方的诸葛亮感到焦虑。 因此,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汉中之战刘备这边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因此,如果曹操继续对抗刘备,刘备可能会突然崩溃。 因此,曹操放弃汉中显然不完全是因为夏侯元等将领的死亡,也就是还有其他因素。



就第二点而言,是因为荆州的关羽和东吴的孙权虎视眈眈,使得曹操不可能长期与刘备对抗。 早在公元215年,孙权就率军发动了逍遥津之战。 逍遥津之战是指著名的两次击败东吴的战役,其中曹魏大将张辽于公元215年率领7000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 虽然在这场战役中,孙权的十万大军在张辽被数百人击败。 然而汉中之战爆发时,孙权这边已经修整完毕,有能力卷土重来。 毕竟孙权对合肥的执念还是很深的,就像刘备一定要夺取汉中之地一样。

与此同时,公元219年,汉中之战后,当时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与曹操作战。 据介绍,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又称关羽北伐、襄樊之战或荆州之战,是指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率领关羽大军从南郡、荆州出兵攻打曹魏占领的襄阳、樊城的一场重要战役。

因此,很明显,如果曹操把主力长期放在汉中,很可能关羽和孙权会同时进攻。 换句话说,虽然曹操兵力众多,实力强大,但是曹魏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多,这也是他选择放弃汉中的重要原因。 对于曹操来说,如果在汉中投入太多的资源,就会导致襄樊、合肥出现空守的局面。 对于襄樊、合肥来说,一旦失守,将威胁曹魏腹地。

IV

最后,就第三点而言,汉中与刘备交战时,曹操军队的粮草主要是从关中地区运过来的。 虽然关中和汉中的距离不算太远,但由于中间有秦岭等山脉,曹操的军队运输粮草也很困难。 因此,秦岭等山脉的阻隔,使得曹操的投资越来越执着。 而且,在汉水之战中,黄忠和赵云还抢走了曹操军队的粮草。 众所周知,兵马俑不动,粮草先行。 虽然曹操的军队数量超过了刘备的军队,但这也意味着曹操的军队需要花更多的粮食和草。 因此,在粮草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曹操确实没有实力坚持下去。

因此,对于果断的曹操来说,他在公元219年选择自愿放弃汉中,自然是及时止损。 在我看来,如果曹操坚持下去,不仅会带来更多的伤亡,还会让关羽和孙权进攻襄樊和合肥。 同年,曹操放弃汉中后,刘备夺得汉中,这自然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内容
标签:

随机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