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史风云 > 真实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真的出动了80万大军吗?

真实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真的出动了80万大军吗?

2022-07-05 16:13:17

   对曹操的军事力量非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论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正的赤壁之战,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马?

 
  《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是:曹操带着80万大军南下攻打刘备孙权。在曹操的压力下,孙和刘结盟,借着东风,把黄盖的火船送到了曹操在赤壁岸边的营地。最终曹操惨败,退回北方。事实上,小说中的赤壁之战与现实大相径庭。抛开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玄妙桥段。事实上,小说中《赤壁之战》仍有四处与现实不符。
 
  第一,真正的赤壁之战,曹操有多少兵马?
 
  小说里说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事实上,曹操确实给孙权写过一封恐吓信,信中写道:至亲者必认罪,刘聪无可奈何。今有防洪兵八十万,方与将军将猎于吴。但是曹操的恐吓信,说实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更不用说吴栋的了。当时,吴栋的周瑜给孙权分析了曹操的真实军事力量。周瑜对孙权说:“你们大家看到书上说八十万步水,你们却很害怕,不知道那是什么,你们再举行这个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在周瑜看来,曹操最多也就二十多万,其中大约有十五六万是曹操从中原带过来的,剩下的七八万是曹操从刘表那里收来的荆州兵。
 
  其实周瑜的推测还是挺高的。按照当时的史料来看,曹操率领15军,已经很过分了。先说曹操,看看手头兵源的变化。自汉武帝钟平六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以来,曹操有两次大的增兵过程。
 
  第一次增兵是征集青州黄塔军。初平三年十二月,曹操在济北大学破青州黄塔军,“得兵三十余万”,将精锐整编为青州兵。这里的30万士兵还是值得推敲的,因为就在初平二年,青州黄塔军刚刚与公孙瓒大战一场,先被斩了三万人,紧接着又是“大破,了几万人”,被“七万多人”俘虏。战后,青州黄韬军最多只剩下一万人。曹操怎么可能抓到三十万?所以这次增兵,曹操撑死的兵多了(除了老弱病残不愿意投降的)。
 
  第二次高潮是招募冀州兵。建安十年,曹操彻底消灭袁尚残余,平定冀州,获“冀州兵”,共约一万人。加上前后征集了十几万人的黑山农民军,以及臧霸、李典、吕倩等地方势力,全军应该在十五万人左右。我们到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手头的兵马最多也就十五万左右,这十五万不可能全部带到赤壁。我们必须在许多首都留下五六万的驻军,特别是马超和韩遂,他们是为了遏制西凉。所以当时曹操自己的兵力应该在10万左右。
 
  除了这两次增兵之外,赤壁之战最近的一次增兵是招募一些荆州士兵。据周瑜估计,曹操招募的荆州兵应该有七八万。但其实还是高。当时的江东“有数千里之地,却只有十万大军”。水军只有‘一万J荆州,虽富于天下,但远弱于江东之狭势。怎么可能有毕的八万水军?就算有七八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启和刘琮也是内斗。刘启曾带两万水军到江夏。荆州投降曹操水军五万就不错了。
 
  因此,赤壁之战前,曹操从北方带来的自己的军队和荆州投降的附带水军,总人数应该在15万左右,比周瑜估计的24万少了近10万。再看孙和刘的联合军。孙权5万,刘备、刘启3万,总共8万左右。双方实力不到一比二,这也是孙和刘有胆量在赤壁与曹操单挑的原因。
 
  第二,赤壁只是双方的一次相遇。
 
  赤壁之战,我们熟悉的是指孙、刘联军火烧曹操大营的战争,但实际上双方真的只是在赤壁打了一场遭遇战。当时曹操率领五千骑兵追击刘备。不曾想,孙刘竟在此时结盟,双方在赤壁集结了四五万兵马。结果曹操的5000骑兵在赤壁遇到了孙刘四五万大军,曹操打了败仗,只好在江北的大部队中从长计议。
 
  第三,真正的决战在武林。
 
  曹操回江北的地方不叫赤壁,叫武林。武林曹操把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解决了北方士兵晕船的问题,却给了孙刘一个联手的机会。吴栋的黄盖将军敏锐地发现,已经成为一个连营的曹操军队可能会被火烧死。
 
  第四,东风不是借来的,而是周瑜等人的经验总结。
 
  当然,火攻的最佳练习是东南风吹来的瞬间。小说中,诸葛亮借了上天的东风。其实,虽然北风多在江南深冬时节吹,但根据气象规律,经过几天的严寒天气,一般气温会略有回升,风向会转为东风、南风。曹操就是不懂风向变化规律的北方人。但是周瑜、黄盖等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南方人。他们很清楚什么情况下风向会变,所以敢于制定火力攻击计划。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标签:

随机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