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史书上对赵云的记载远没有演义中描述的那么辉煌。浪漫中的许多东西属于张冠李戴。其中赵云杀高览就是这样。
《三国志》中高览没有单独的传记,没有单独的传记不代表没有这个人,其中《三国志·
曹操传》中就提到了他。
在别人的传记高览中也提到过两次。提到的内容都是关于高览和张郃投降曹操的,没有其他记载。十有八九高览在投奔曹操后不久就
死了。
《三国演义》在斩首将领方面采用了以物易物的方法,这也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确立被砍头的人是真的死了。比如华雄,史书上是被孙坚杀死的,
关羽在这期间斩首了华雄。
坚相败退,与杨人会师,击败,率领其首领华雄等。
同理,如果作者想夸大赵云的能力,也可以移花接木。原则上被杀的将军在这期间确实失踪了(或者史书上没有记载)。
许褚是著名的曹魏,有自己的传记。他去世的年份记录的很详细,作者无法更改。
除此之外,赵云沙高览也需要做一些艺术处理。高览被誉为“河北四大支柱”。就算武力不如比较有名的阎良和文丑,也是有一定能力的人。说杀就杀,不可能。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打破小说中的力量平衡。
名将之间的单挑,如果打不过对方,其实也有退出战场的能力。他们逃不掉的情况只有两种。一个是优势方的马速度极快,一个是被斩方的注意力不在这里。
玄德慌了,欲独战。高览后方军队突然陷入混乱,其中一人冲向阵中,枪响了。高览翻了个跟头。
刘备大败,高览占据优势。眼看就要立下大功,他放松了
警惕,赵云抓住了这个机会,从而一击制胜。
许褚因为他是曹操护卫队的队长,而且他本身武功也不错,一般都是许褚出来就很难解决的大单挑。许褚单挑战斗通常是在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杀死许褚并不容易。